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龙小燕 庞静)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实施“四查四促”专项行动,通过全链条风险管控构建特殊群体食品安全防护网。
“四查”举措精准发力
一是资质溯源专项查。对医疗机构、药房、母婴店等48家重点场所开展经营资质核查,确保持证率100%。二是专区管理规范查。针对12家存在混放风险单位现场指导整改,实现销售专区(专柜)“物理隔离”全覆盖。三是过程控制动态查。运用“台账溯源+随机抽检”双轨机制,核查索证索票完整性及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步规范广告宣传,责令3起夸大宣传行为限期整改。四是制度落实督导查。督导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机制,发放《特殊食品规范经营指导手册》120余份。
“四促”机制系统推进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开展政策宣贯会,建立“一企一档”责任清单,构建“政府督导+企业自律”责任体系。二是规范经营行为。实施“三专”提升行动,实现专区设置、专柜标识、溯源专账三个100%达标。三是防控风险隐患。建立索证不全、专区混放、虚假宣传等风险隐患清单,实施动态销号管理。四是构建共治格局。联合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设立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并在全区特殊食品经营企业推行“吹哨人”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全民监督网络。
通过专项行动实现“三个全覆盖”:证照齐全率100%、专区设置达标率100%、消费警示标识覆盖率100%。创新“信用+监管”模式,运用大数据动态监测、风险分级管理等手段,建立特殊食品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通过设立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切实筑牢特殊群体“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此次专项行动不仅彰显了“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的监管决心,更为特殊食品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可推广的“巴南经验”。下一步,巴南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长效监管机制,全力守护特殊群体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