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特殊食品行业科技与产业发展十大标志性事件发布

在2025年1月8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由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姜毓君教授代表学会发布了“2023~2024年特殊食品行业科技与产业发展十大标志性事件”。

特殊食品行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保民生、保稳定、保供应、保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市场对特殊食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亦推动特殊食品行业快速发展。为深入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现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经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凝炼形成“2023~2024年特殊食品行业科技与产业发展十大标志性事件”,以期为特殊食品行业发展注入正能量,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特殊食品产业稳定增长,行业韧性强劲

近两年,在全球食品工业增长速度趋缓的背景下,我国特殊食品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不断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其中,保健食品行业增长势头强劲,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0%;婴幼儿配方乳粉虽面临市场需求下滑压力,但整体依然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2024年预计市场规模约千亿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规模在2024年有望突破100亿元。特殊食品产业以强劲的韧性,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保民生、保稳定、保供应、保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 尖端新技术、前沿新工艺,提升特殊食品科技内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创新及示范》、《特定疾病状态人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创制》等科研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有组织科研,促进了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融合,解决了乳铁蛋白、结构脂肪等核心配料自主供给的卡脖子问题。随着科技创新的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以合成生物技术、新型食品加工工艺为代表的尖端新技术、前沿新工艺提升了特殊食品科技内涵,为产业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3. 保健食品新功能制度落地实施,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2023年8月,《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发布实施,构建了“政府发布成熟功能目录,产业研究创新增补”的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科学动态评价管理模式。实施细则以制度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鼓励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开展功能创新和产品研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此举为企业新产品开发带来了新机遇,将加快行业整体创新步伐,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助力产业开辟发展新赛道。

4.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不断丰富,促进产业“向新”发展

近两年,人参等功能性原料、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营养素补充剂原料持续发布,创新了保健食品中食药物质使用和原料复配的监管思路,极大丰富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目前已达96种。原料目录的不断丰富,不仅有效降低产品研发和准入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而且节约行政资源、提升监管效能。保健食品高质量的备案,将有效促进产业优势资源转化,保障产业高质量供给能力和水平。

5. 保健食品“双无换证”全面启动,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2024年10月,《在产在售“无有效期和无产品技术要求”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重磅发布,明确了注册证书的有效期、规范了保健功能声称、完善了产品技术要求等重要信息,为“双无”产品换证后的生产和功能声称提供了法律依据,切实保障产品安全、有效。“双无换证”工作将解决行业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产品注册与生产许可、监督管理有效衔接,避免监管盲区,统一监管标准,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

6. 婴配新国标注册全面完成,助力产品配方更科学

婴幼儿配方食品新国标结束了两年过渡期,于2023年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婴配乳粉已有1248个配方获得新国标注册,婴配乳粉新国标配方注册攻坚工作阶段性成果显著。新国标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对营养素成分和含量进行调整,推动婴配乳粉配方更加科学、产品标签标识更加规范。由此,不仅保障了婴配乳粉市场的平稳供应,而且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对重塑行业格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7. 专属标识“小蓝花”,提升特医食品辨识度和认知度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发布实施,明确特医食品的专属Logo“小蓝花”,并要求标注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标签主要展示版面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小蓝花”以四叶草和两片手托叶,寓意传递爱心、守护健康、凝聚力量,突出特医食品营养支持的特性。专属标识“小蓝花”的发布,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助力消费者更清晰地识别和正确选择特医食品。通过“具象化”的科学普及,促进特医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8. 特医食品优先审评审批破冰,更好满足临床需要

2023年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申请注册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和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过的新类型特医食品,可申请适用优先审评审批程序。2024年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了特医食品临床试验过程,保证数据及结果的科学、真实、可靠。2024年10月,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加快满足临床急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可加快罕见病和临床急需特医食品的上市进程,积极推动我国罕见病等特医食品持续可及,保障罕见病家庭和临床营养有“粮”可用。

9. 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食品安全法,特殊食品临时进口先行先试

2024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期限为五年。少量罕见病类和特定全营养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适量保健食品临时进口使用政策进入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先行先试”,可满足国内特定人群对欧美等境外国家已合法上市特殊食品的多元需求,也将进一步助力相关产品在国内完成注册走向市场,推动我国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特殊食品监管国际合作成果丰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202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层领导互动访问为契机,我国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市场监管总局与芬兰农业和林业部、澳大利亚农渔林业部、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分别签署了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监管领域合作文件,与意大利卫生部就促进双方合作进行了积极磋商。通过建立多边沟通合作机制,促使特殊食品境外核查工作便利化、常态化;通过开展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及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相关领域务实合作,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打赏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中国境内首例临时进口使用特医食品落地海南博鳌乐城

中国境内首例临时进口使用特医食品落地海南博鳌乐城

患有克罗恩病的湖南7岁女孩笑笑(化名),近日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下称“乐城先行区”)采用一款临时进口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下称“特医食品”)进行全肠内营养治疗。这是中国境内临时进口使用特医食品的首例应用。...

行业信息 2025-02-21 03:21:37 0 5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获批“特医食品”临床试验资质

河北新闻网讯(任怀威)12月12日,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批,成功备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机构,这是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继获批药物、器械临床试验资质后的第三类临床试验资质,是河北省首家获此资质的儿童专科医院。...

行业信息 2025-02-20 10:58:57 0 5

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选购消费提示

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选购消费提示

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产品。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这类产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等需要补充营养人群的营养需求。为帮助消费者选购有关产品,特作如下消费提示。...

行业信息 2025-01-08 17:34:44 0 5

临时进口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政策落地海南自贸港

12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日前正式批复海南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其制订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临时进口少量特医食品和适量保健食品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支持海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临时进口少量特医食品和适量保健食品改革政策正式落地。...

行业信息 2025-01-04 22:02:52 0 2

特医和特膳的区别

目前市面上经常出现特膳食品,比如运动营养食品的和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而特医却很少见,特医与特膳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特医的效果会更好一点,更难申请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营养常识 2024-12-20 19:41:34 0 2

第三届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第三届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11月23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研究所等单位支持,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特殊食品分会主办的2024年第三届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特殊食品分会会长杨晓光主持。...

行业信息 2024-11-27 11:39:41 0 4

评论列表

感谢您的支持